美国核聚变关键材料突破?或带来长寿命、更安全的“人造太阳”!核聚变发电目前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如何实现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二是如何有效地输出并利用这些能量。
第一个挑战在美国国家点火装置的惯性约束实验中已有初步突破,而磁约束的托卡马克装置则还在持续的研究中。
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李巨领导的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突破性的陶瓷材料,可用于制造核聚变反应堆核心的真空容器壁,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已发表在今年3月的《材料学报》上,麻省理工学院新闻办公室在8月19日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核聚变反应堆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聚变产生的高动能快中子加热真空容器壁后的冷却剂,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发电。
虽然核裂变反应堆的材料可以使用很多年,但核聚变反应堆的线个月内失效,这是因为高能中子与容器壁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生成的氦原子会在金属中“嵌入能”较低的地方,——晶粒边界中聚集,相互排斥推开其他原子,最终导致裂缝的形成和容器壁的破裂。
这对反应堆来说肯定是致命的,因为容器壁位于反应堆的最内部,不可能几个月就大拆一次进行更换吧?
那么要怎样才能让真空容器经受快中子的轰击,长寿耐用呢?研究团队创造性地在容器壁里掺入了一种嵌入能更低的材料NG体育,让氦原子优先聚集在里面,从而保护了金属的晶粒边界,延缓了容器壁的损伤。
这就像100万人的大城市里有100个坏蛋,他们都在市政厅工作,很快就会毁掉整座城市,但如果把他们分散到其他地方,比如在村里修一些娱乐设施,让他们去那儿玩,他们的破坏性就会小多了。
这种“娱乐设施”需要有原子可以沉降的较大“原子自由体积”,嵌入能量也需要比晶粒边界低,还要有能承受负载的良好机械强度,被中子轰击后不能有很强的放射性,以及与周围的金属既能相容又不能太紧密的属性,这样才能均匀地分布在金属中。
研究团队经过对5万种化合物的分析,最终确定用硅酸铁陶瓷纳米颗粒来建造这些“游乐设施”,并对样本进行了X 射线衍射 (XRD)检测。
结果表明,只要在金属中加入1%体积的这种陶瓷材料,就可以将氦气聚集的问题减少一半,并把氦气泡的直径缩小20%,大大降低了它们对金属的破坏力。
目前李巨团队已制造出了可用于商用3D打印的吸氦陶瓷纳米颗粒,并且成立了一家初创公司,致力于将这一突破性材料应用于未来的核聚变反应堆中。
这项研究由麻省理工能源计划(MITEI)及美国能源部多个国家实验室、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等多家机构资助,标志着核聚变能源技术的一个重要进展,有望在未来实现更长寿命、更安全的“人造太阳”——核聚变反应堆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