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彰武:“以光锁沙”地理视角看光伏农业辽宁省彰武县紧邻科尔沁沙地的南缘,位于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之间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20世纪50年代前,彰武县所在的阜新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占辽宁省的60%,当地人称其为辽宁的“风口”和“沙窝子”。
如何科学治沙,是彰武人多年来一直在攻克的难题。在多年防沙、固沙、用沙的基础上,彰武县因地制宜采用“光伏+治沙”模式,探索荒漠化生态治理新路径,以光伏建设驱动生态治理,构建“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体系。
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帮助沙化耕地增产增收。在项目现场,一排排光伏板之间,高粱、大豆、谷子等作物整齐排布,长势喜人。这是利用了光伏板的物理遮挡作用,形成沙尘屏障,减轻了沙尘危害,同时减少了沙地水分蒸发,促进了农作物生长。
中国清洁能源基地与防沙治沙主战场高度重合,光伏与治沙融合发展潜力大。光伏组件可以减少太阳对地表的直接辐射,降低局地风速和蒸发量,改善旱区电站及周边微生态,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实现地方经济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要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在治沙的同时发挥生态效能,实现“双碳”目标,彰武县还通过“以草固沙”“以树挡沙”等工程,为沙地装入“绿肺”。
经过70余载治沙,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通过“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以工用沙”五大工程,原先黄沙漫天的彰武,如今已变身“天然氧吧”。
新能源代表着绿色转型发展,而新农业则是国民生计之根本,两者的结合为农业发展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光伏农业通过结合,有效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共同发展,使农业实现科技化,令农民实现增收。新能源+新农业的发展形式将会是中国农业的未来之路。
光伏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为了实现一地多用,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在农业经营设施(或单元)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合理嫁接光伏的经营模式。光伏和农业的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建设。
其中又分为菌菇光伏、渔光互补、蔬菜(瓜果)光伏、畜禽(牧业)光伏、林光、药材光伏、生态光伏、水利光伏等八种模式,接下来一起看看8种模式的不同。
将棚顶光伏发电和棚下农业种植有机结合,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作物方面,可以种植航天蔬菜或者是喜阴植物,这类项目也可以做一些旅游农业。
利用鱼塘广阔的面积,在上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来发电,光伏组件立体布置于水面上方,下面水产养殖,一地两用,利润比单纯水产养殖大幅提高。
目前渔光互补的主要分类有封闭式、开放式、漂浮式和跨越式。一般建设在湖泊、河、池塘、溪、煤矿塌陷区、稻田养鱼等地区。
林光就是常见的园艺、林木、果树,国家林业局对林业政策适当放开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这种模式下,适宜种植于弱光型、阴阳型花卉苗木光伏大棚,封闭式、敞开式光伏农业大棚。
在一些地方种一些中药材,这些药材都可以跟光伏农业模式很好地结合,部分喜阴的中药材适合在阴冷潮湿的山区地方种植。
利用荒山荒坡、盐碱地、废弃煤矿区等闲置土地,开发生态光伏,建设光伏电站,可以实现环保、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还能使这些废弃土地得到休养生息,一举多得。
一些偏远农村,尤其是山区、海岛,在解决生产、生活用电的同时,推动农村机电排灌、节水灌溉等现代农田水利技术的发展,以实现节省人力、财力、物力、电力光伏水利涉及的领域或技术有光伏提水系统、农田排灌、节水灌溉及其控制系统和光伏生活用水、光伏海水淡化、光伏污水处理等,领域十分广泛。
光伏农业大棚不光能种蔬菜还能发电,在满足自身用电的同时将富余电力输送到国家电网,通过棚顶光伏板吸收太阳能发电,环保节能。
从长远来看,发展光伏农业对于我国的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而从短期来看,光伏农业从一定程度是解决目前光伏产业困境的有效措施。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自欧美双反以来,国际的光伏市场一直萎靡不振NG体育官方入口,国内大量光伏企业也陷入了困境,产能过剩是当前最严峻的问题。国内光伏产业如何打破危机是最根本的问题,关键在于能否逐渐实现自我转型,摆脱对出口的依赖,这就需要深耕国内应用市场。
相比于一般大型地面项目要求的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的条件限制,光伏农业更有发挥作用的优势。要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光伏应用企业需要加大产品在终端运用的研发力度,生产出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可广泛运用的光伏应用产品,以此来化解当前的市场危机,毕竟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