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体育能源行业的非连续性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中,通过定义和测量【社会发展指数】,帮助我们看清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轮廓。
这个社会发展指数,由四大因素构成:能量获取、社会组织、战争能力和信息技术。通过定期推算东西方核心区域的得分,莫里斯勾勒出自公元前14000年至公元2000年间,人类文明交替上升的基本发展脉络。
本文无意对此做全面综述,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如果四个因素仍然嫌多,仅选取能量获取这一项,就能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刻画个七七八八。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类活动的规模非常小,无论是社会组织、战争能力还是信息技术,都可忽略不计。与之相反,能量获取却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因为一旦能量摄入不足,人类将会直接面临死亡。
为了生存,每天的人均能耗约为2000千卡。这驱使着早期的人类,终日奔走于森林与草原之间,或采集野果,或狩猎野兽,用以果腹。
实际上,尽管食物占据了能量获取的绝大部分比例,原始人类仍有额外的能量来源,比如钻木取火,以之取暖或者烘烤食物。
距今41-67万年前,生存在周口店洞穴中的北京猿人,已经能够随心所欲的生火了。洞中的沉积物显示,他们曾经烘烤过野马的头。
始于两万年前的全球变暖,在公元前12700年前后,在地球上形成了所谓的【幸运纬度带】。在欧亚位于北纬20-35度之间,在美洲则位于南纬15度到北纬20度之间。
这其中,最大的幸运儿位于南亚一个跨越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以及约旦河谷的弧形带,称为【侧翼丘陵区】。
这个地区集中了地球上大部分的野生禾本科植物,以及易于驯化的野生动物。自然资源的得天独厚,使得侧翼丘陵区成为首个见证人类【摆脱采集狩猎、走向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转变的地区。
公元前8000~前7500年之间,长江流域的人们就开始种植稻;公元前6500年,中国北部的人们开始种植粟;粟和稻分别在公元前5500年和公元前4500年完全人工种植;野猪也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之间被驯化。
农业和畜牧业的诞生与发展,让曾经不断迁徙的人类逐步定居下来,同时也让人类所能获取的能源,不再仅限于大自然的恩赐。种植业日益精耕细作,亩产逐渐提升,人均食物获取量持续增长;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畜力的大规模使用,进一步扩大了人类的能源使用总量,既提升了农业生产,又改善了交通效率。
在这一时期,人类获取能源的方式,主要来自生物能,包括食物中的热量,以及所使用的畜力。要想获得更多能量,就要扩大耕种的面积,同时改进种植和养殖的技术。
如果说农业的诞生,是人类能量获取方式的第一次重大突破的话,那接下来的几千年,都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
做一个高度的简化,那就是单产的提高,多出来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帮助繁育更多的家畜。而更多的人口,以及更多或食用、或使用的畜力,则需要更多的粮食来养活,因而有充足的动力开垦出更大面积的农田。
这其中,对金属物品的需求,推动了人类不断寻找新的能量来源。早期的青铜冶炼,由于熔点较低,主要通过燃烧采伐的树木,来提供能量。
此后,随着铁器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木材被砍伐。有记录显示,宋城的铁产量在公元800~1078年间增长了6倍,高达12.5万吨,这几乎和整个欧洲在1700年时的钢铁生产总量相同。
当时的都城开封城拥有百万人口,众多炼铁厂围绕着主要市场聚集起来,炼出的铁被制成军队所需的武器和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器皿。
在城墙之外,铸造厂夜以继日地燃烧着火焰,黑暗的作坊喷射出火苗和浓烟,消耗数万棵树木,将矿石熔化成铁水。有铁器制造者买下整座山后将树木全部砍伐殆尽,因此将木炭价格哄抬到普通家庭无法承担的程度。甚至在公元1013年,由于燃料短缺而引发了一场。
开封靠近中国两大煤矿储备地,又临近黄河,拥有便捷的交通,在公元1102~1106年间,开封周边开辟了20个新煤炭市场。
有充分证据表明,当时四川的一个铸造厂雇用了3000名工人,每年将35000吨矿石和42000吨煤炭铲入熔炉,炼出14000吨生铁。到了公元1050年,煤矿挖掘范围扩大,家家户户都开始使用煤炭。政府在公元1098年重新修订贫困救济准则时,煤炭也成为官方唯一提及的燃料。
宋以后的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封闭。而西方从16世纪开始,进入了大航海时代。特别是南北美洲新的发现与持续殖民,最终于18世纪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大西洋经济】。
到16世纪50年代时,平均每个伦敦人每年烧掉的煤几乎达到了0.25吨,到1610年时这数字又增长了3倍,而到17世纪50年代为止,整个大不列颠的燃料有一半以上来自煤炭。
英格兰中部伯明翰外的索霍区,再现了几个世纪之前开封的场景。此地的主人是马修·博尔顿,被称为“铁的领主”,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在这里出售的是全世界想要的东西——能源。”
在博尔顿之前,几百万年来,几乎所有驱动力都来自人力和畜力。虽然人力、畜力非常惊人——可以兴建金字塔、开凿大运河、描画西斯廷大教堂——但终究有局限性。最明显的就是,人力、畜力是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动物需要吃,需要睡,还需不时地补给能量、添加衣物。
在这条相互依存的关系链上,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土地的支持。因此,当土地在18世纪中叶越来越紧缺时,人力、畜力也变得昂贵起来。
尽管风能和水能推动轮船和磨石运转,助人力、畜力一臂之力。但是,风能和水能同样有弊端,它们只能在某些地方、某些时候使用。
人们需要的是随时随地都能方便使用的能源,这样人们可以在工作中使用能源,而不是将工作迁移到能源所在的地方完成。
而这个突破,就发生在博尔顿的时代。1765年,通过煤炭的助力,詹姆斯·瓦特将燃烧的热量转化为强大的动力,【蒸汽机】诞生了。此后,通过将冷凝器和蒸汽汽缸分离,瓦特最终将蒸汽机的用煤量减少了8成。
1776年3月,瓦特和博尔顿在一次盛大的展会上,使用蒸汽发动机在60分钟内就将水从60英尺深的矿井中抽了上来,引发了轰动。
随后,嗅觉灵敏的棉布制作商成为了最早利用蒸汽动力的制造商。自此,英国开启了【机械化】的新时代。尽管机械化这个词在今天听起来常常有几分贬义,在当时可是十足的高科技。在蒸汽机驱动的机械化面前,古代的一切技术都不免相形见绌。
在机械化的推动下,1760~1815年,英国出口的成衣数量增长了100倍。纺纱的价格从1786年的每磅38先令跌至1807年的每磅7先令。虽然价格下降,但市场扩张,利润仍在继续膨胀。
从英国纺织业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带着【产量激增、成本下降、财富增长】三大特征的【现代化】的开端。此后,机械化如火如荼的渗透入越来越多的国家与行业之中。
在这一时期,人类获取能源的增量方式,主要来自以煤炭为代表的化学能。蒸汽机的出现,将人类获取化石能源的效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机械动力的普遍使用几乎改变了所有行业的生产效率。
最早的石油记录出现在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他在西北发现的一种可燃烧粘稠液体,并命名为“石油”,称“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八个世纪之后,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小镇梯特斯维尔钻成了世界上第一口现代油井,现代石油工业就此拉开序幕。
以1900年为分界线,石油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之前,是煤油时期,主要用途是照明和民用燃料;之后,伴随着内燃机的发明,进入了汽油时代。借助内燃机,高能量密度的汽柴油转换成强大的动力,驱动着以汽车、卡车、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这一阶段,也是石油化工行业大发展的阶段。
在早期,洛克菲勒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一家独大。1879年底,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十年之后,标准石油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商,它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而且这种垄断地位一直持续到1911年,因此洛克菲勒被誉为“石油大王”。
垄断了美国石油行业的洛克菲勒,希望更进一步拥有世界上所有的石油。这引起了民众的反感,最终标准石油公司被依据反垄断法肢解,分拆成34家小公司。
后来,其中的7家公司得到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将业务拓展到了全球。1928年,这7家公司的负责人在苏格兰开会,联手密谋瓜分全球石油市场和稳定石油价格,人称【石油七姐妹】,它们控制了全球60%的石油生产。
从1859年近代石油的发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始终在世界原油市场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世界的能源中心。由于美国石油行业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所以这一历史阶段也被称为“墨西哥湾时代”。
随着全球范围内更多的石油发现,到了19世纪60年代之后,产业格局又发生了变化。【欧佩克】快速崛起,强烈冲击着“七姐妹”集团的垄断地位。到2016年,“七姐妹”的市场占比已经下降到了13%,石油价格的定价权转移到了欧佩克手中。
1967年,全球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达到40.4%,而煤炭下降到38.8%,这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了新的能源,从煤炭时代正式进入石油时代。
在这一时期,人类获取能源的增量方式,主要来自以石油为代表的化学能。内燃机的发明,让化石能源的转换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石油动力的普遍使用,大幅度提升了人类的交通速度;作为化工原料,石油也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物质创造。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惊天动地的质能方程:E=mc2,即物体贮存的能量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个公式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秘。
1911年,原子能之父、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被誉为“第二个太阳系”的原子核模型。人们认识到,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体积很小的带正电的原子核中;电子绕核旋转,就像行星绕太阳旋转一样。原子的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如果把原子放大成房屋大小的气球,那么原子核还不到针尖大小。同时,卢瑟福意识到,原子核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是产生射线年底,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施特拉斯曼发现了铀原子的,为核能的释放铺好了最后一块基石。
1942年12月2日上午8点30分,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在芝加哥大学的校园里,人类首次完成自持链式反应的实验,从而可控的释放了核能,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到来。
不幸的是,原子能的巨大能量,最先是在战时以的形式被运用的。1945年,美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将两座城市瞬间夷为平地,此后造成了更多也更长久的人员伤害。
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从而掀开了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新的一页。到2004年9月28日,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有439座发电站是用原子能反应堆在运行,约占世界发电总容量的16%。
我国于1991年建成第一座30万千瓦秦山核电站,截至2013年8月底,共有17台机组相继投入商业运行,总装机容量约1475万千瓦。
核能发电是利用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巨量热能,加热生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来推动蒸汽轮机进行发电,其基本原理与火力发电十分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重核裂变的能量密度要比煤炭燃烧高很多,一千克铀-235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500吨标准煤。
折算下来,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燃煤电站,每年约需原煤300-400万吨,需要2760列火车运输,还带带走4000万吨燃烧后的煤灰。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要消耗3%含量的低浓缩铀燃料28吨,极大的节约了运输成本。
对比来看,核电比起火电,主要具有高能量密度、燃料成本稳定、无空气污染及碳排放的优点,缺点主要来自核废料处理风险、不能灵活的开停机运行、投资成本更高、以及核电站事故会引发放射性污染等。
1991年11月,由欧洲四个国家资助,在欧洲联合环型核裂变装置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首次氢同位素氘-氚受控核聚变试验,发出了1.8兆瓦电力的聚变能量,持续时间2秒钟,温度高达3亿度,比太阳内部的温度还高20倍。
由于核聚变的能量密度比核裂变高4倍,1千克氘和氚约相当于1万吨标准煤,因此科学家认为,氘-氚受控核聚变试验的成功,为人类打开了新的能源获取路径。
世界上已探明的铀储量约490万吨,钍储量约275万吨。这些裂变燃料足够使用到聚变能时代。聚变燃料主要是氘和锂,海水中氘的含量为0.034克/升,据估计地球上总的水量约为138亿亿立方米,其中氘的储量约40万亿吨,地球上的锂储量有2000多亿吨,锂可用来制造氚,足够人类在聚变能时代使用。按世界能源消费的水平,地球上可供原子核聚变的氘和氚,能供人类使用上千亿年。因此,有些能源专家认为,只要解决了核聚变技术,人类就将从根本上解决了能源问题。
除了发电外,体积较小的原子反应堆还有其他用途,美国1955年下水的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就是用和高尔夫球一样大小的一块铀推动的。“鹦鹉螺号”第一年在海上航行了几万公里,没有添加任何燃料。
总体来看,原子能的研发与利用,仍处在早期阶段。2011年福岛核电站的泄露,到今天仍未得到妥善处理,这让世界各国对于核电发展整体保持谨慎态度。
与化石能源相比,核能的巨大能量密度、放射性、苛刻利用条件及其废料处理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其武器化的担忧,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的普遍运用。
所谓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所谓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NG体育、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伴随着人类对于能源利用走向深入,越来越多的能源从一次转为二次,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电能。
1820 年奥斯特所发现电磁作用,1831 年法拉第所发现电磁感应,分别成为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起源。
19世纪晚期,美国西屋公司在特斯拉的助力下,先后推动了交流发电机、感应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的工业化应用。
这一时期,大发明家生开始广泛探索电力的各种用途,我们所熟知的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就发生在那个年代。
进入20世纪,一方面大量的电气设备应运而生,家用电器日益普及;另一方面,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地热、潮汐、核能,越来越多的一次能源通过电力生产,转化为电能。
2019年,全球电力消费量为25.8万亿千瓦时,全球人均用电量约为3400千瓦时/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消费国,2019年用电量7.2万亿千瓦时,中国人均用电量首次突破5000千瓦时/人。
与此同时,电力难以储存的特点,使得电网以及输配电系统,变得日益精密。以我国为例,当电力生产和电力消费产生空间错配时,发展以特高压技术为代表的大规模、远距离的电力输送能力,就成为了关键。
在我国,特高压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特高压技术,通过提升电压、降低电流的方式,有效减少了电力输送时产生的热损耗。同时,电压的提高,还能够提升线万伏交流特高压输电线万伏超高压输电线倍,这使得特高压技术赢得了“电力高速公路”的美誉。
根据国家电网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6月,特高压建成“九交十直”、核准在建“三交一直”工程,已投运特高压工程累计线公里、累计变电(换流)容量29620万千伏安(千瓦)。在保障电力供应、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改善环境、提升电网安全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次能源的代表,电力的大规模生产与使用,让人类全面进入了新的电气时代。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电力在人类的能源结构中,会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
在反思的过程中,有识之士提出:人类需要约束自身的能源获取方式,推动能源利用向着绿色、环保、可再生的方向转型。
以电力行业的碳排放为例,2019年,全球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约114亿吨。其中,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约42亿吨,占全球的37.0%。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国家制定了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近年来,受到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美国、加拿大等国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让人类的减排事业蒙上阴影。这也与这些国家,强大的传统能源生产商的政府游说,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经过全球新能源企业的数十年奋斗,光伏、风力发电的度电成本,持续的例下降。特别是光伏行业,我国的领军企业逐步成长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这也让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在2020年全面世界范围内的平价上网。
截至2019年末,全球风电累计装机达到 650GW,全球光伏累计装机达到 627GW。总体而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增长到世界总装机容量的33%以上。这其中,中国光伏、风电装机双双突破 200GW,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39.5%(水电17.7% vs. 新能源21.8%)。
在新的产业背景下,我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减排目标,欧洲、日本等国也纷纷跟进,提出自己的减排目标。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人类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下降,找到了新的能源获取方式。
应该说,这一次的能源获取方式上的变更,从效率来看与化石能源相比是变弱的,但从环境友好来看,是巨大的进步。
以风电、光伏为例,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电力的生产不连续、且高波动,这就需要行业继续通过科技创新、降低成本,为储能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必要的成本空间。
【可再生+储能】的未来能源发展方向,也必将深刻的影响未来的电网格局,从当下的集中为主,走向更加【分布式+智能化】,形成新的【能源互联网】。
叠加当下的汽车电动化趋势,以及新一代通讯技术普及,这非常有可能,系统性的引发新一轮的【能源+产业】。
早期的狩猎采集向农耕文明的转变,靠的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所带来的更加集约的生物能获取方式。近代的工业化进程,转向了以煤炭为代表的化学能;蒸汽机的出现,使得燃烧的热量转化为强大的动力,推动各行各业出现机械化大生产的格局。过去的一百年,石油和内燃机,让化石能源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原子能,则让人类的能源获取方式,更加深入能量的本质。
进入新世纪,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所引发的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巨大后果。与此同时,原子能的科学进展相对有限,举世震惊的苏联切尔诺贝利以及日本福岛的核电站事故,让人们普遍对核能利用的潜在巨大风险感到恐惧。在此大背景下,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重视。
近年来,随着光伏、风电发电成本的持续快速下降,新能源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平价上网,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减少碳排放、推动能源转型的主攻方向。
通过复盘能源简史,我们看到,每一次能源获取方式的重大转变,都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的发展路径。站在当下,新一轮能源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我们能够预期的是,这必将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以及新的人类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