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集团首进世界500强创造新能源商业奇迹

  新闻资讯     |      2024-04-27 07:53

  通威集团首进世界500强创造新能源商业奇迹此次《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共有39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包括通威在内的有7家中国公司。

  据了解,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万亿美元,比上年上涨8.4%。进入排行榜的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86亿美元跃升至309亿美元。142家中国公司荣誉上榜,总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

  上述142家的上榜公司,2022年营收总额超11.7万亿美元,相比去年100多家公司的营收总额提升1.7%。

  作为23家新上榜公司之一,通威集团也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同时,通威集团以42.9%的净资产收益率位列净资产收益率(ROE)榜第34位,是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50家公司中唯一的中国公司。2022年,通威集团旗下的核心上市公司通威股份营业收入1424.23亿元,位居光伏行业全球第一,这为进入世界500强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此次通威集团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历史时刻,既代表了中国光伏走向世界的实力,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含金量。它成为全球首家光伏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的代表,实现了光伏行业零的突破。

  在制造业、新能源端,一大批优秀的国内新能源厂商,正在昂首进入世界最高商业舞台,过程中有无数的艰辛与泪水,更有收获果实时的荣光与自豪。通威集团挺进世界500强的这一事件,也表明新能源公司在经营、技术、销售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全员生产效率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当前,全球能源不断向纵深挺进,正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通威集团主席刘汉元的领导下,企业的发展也是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我们通过聚焦通威,走入光伏的世界。

  有公开数据显示,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是40年,欧美大企业平均寿命长达40年,而中国集团企业平均寿命仅7-8年,每年有近100 万家企业倒闭。而截至2023年,通威股份已经成立40多年了,这也表明通威的发展历程足以载入中国商业史册。

  高歌猛进四十年,通威的发展势头不减。2023年,通威品牌价值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013.76亿元,排名从去年的第50位上升至42位,品牌价值比去年增加403.18亿元,增加幅度为25%。公司与五粮液、长虹共同荣列四川企业最具有价值品牌前三,并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水产和光伏两大行业品牌价值最高企业。

  一家企业能够长久稳定地发展,离不开掌舵人的决策,从水产进军光伏,是刘汉元商业人生的又一突破口。

  企业家迈向成功的路径不一,却有着共同特质:性格坚韧、嗅觉敏锐、有责任担当。2004年,通威股份在上交所上市,公司年营收近2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在上市后,刘汉元也在思考通威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当时,可再生能源概念兴起,光伏,作为被点亮的新兴行业进入了他的视线年,通威集团决定迈入新能源产业这条康庄大道。

  2006年,通威决定投资在化工行业有人员储备和产业基础的四川本土多晶硅企业永祥股份。2007年,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成立,计划建设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次年9月,新公司的首期多晶硅项目正式投产。凭借着良好的经营管理体系和独特的商业眼光,永祥股份和通威板块旗下的多个多晶硅实体连续创造佳绩,成为新能源上游板块的头部领军者。

  水产饲料起家,拓展光伏业务的通威股份,靠精准的市场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应对措施,在高纯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生产两端均多年蝉联全球第一。

  据通威股份的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通威股份营收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19.69%,再创历史新高,市值也一度突破3000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达257.26亿元,同比增幅更是攀上了惊人的217.25%。

  国家政策的东风下,通威股份的发展势如破竹。据统计,2017年到2022年,通威股份全线扩产,仅经过一年,多晶硅产量就从全国第三迈入了世界第三,电池产量更是达到了全球第一的高度,并在之后的多年时间里一直蝉联这两个领域的产能冠军。

  据悉,截至2022年,通威股份拥有多晶硅料年产能 26.7 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70GW、组件产能 15GW的规模,并规划2024至2026年期间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累计产能规模分别达到 80-100万吨、130-150GW,进一步巩固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全球领先的地位。能源一号此前也首次披露过,2023年该公司的组件产能将跃升至80GW。

  具体来看,新能源业务方面,2022年通威股份相继与隆基绿能、云南宇泽、美科硅能源、青海高景、双良硅材料等硅片企业新增签订高纯晶硅长单购销合约;同时,与隆基绿能持续开展云南通威二期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股权合作,继续共建上下游协同发展、合作共赢战略合作关系。

  在太阳能电池业务方面,通威股份实现182mm及以上大尺寸PERC产能快速释放,目前总产能规模已超70GW,其中182mm及以上尺寸产能占比超过95%。报告期内实现销量47.98GW,同比增长37.35%。据InfoLinkConsulting公布数据,2022年通威太阳能电池出货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并成为行业内首家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的电池生产企业。

  组件业务也不甘落后,通威的组件产能跃升至14GW。2022年组件销量7.94GW,同比增长226.06%,出货量进入全球前十名。预计2023年将继续保持领先,并且全面进入全球光伏组件出货十强。

  另外,通威还有涉及“渔光一体”电站业务,截至2022年末,公司相关的光伏电站已达52座,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达3.4GW,全年结算电量40.60亿度,实现碳减排309万吨。

  光伏产业大致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通威从硅料入手,同时布局电池。组件业务直到2022年下半年才开始发力,在硅片方面,通威目前还尚未进入。

  2017年,多晶硅产能刚提升至2万吨,通威就启动了乐山、包头两个“5万吨晶硅项目”。2020年,通威单晶硅产能达到8万吨并启动乐山二期、包头二期等项目(规划产能15万吨)。2022年末,晶硅产能26万吨,在建32万吨。2023年末,晶硅产能将达38万吨(单晶率超过99%)。此外,内蒙古、云南(隆基参股)两个20万吨项目已作公告。按照通威的规划,2026年硅料产能将达80万-100万吨。

  虽然硅料价格目前因为产能过剩持续下降,但从产能及订单来看,通威股份仍需要通过扩产来缓解产能不足。

  2017年,合肥通威旗下两个生产基地光伏电池产能达到5.4GW,居全球第一,生产成本约为行业水平的50%-60%。2018年,通威光伏电池产能达12GW,保持全球第一。2021年、2022年,通威光伏电池产能先后增到45GW、70GW(其中尺寸182超过95%)。预计2023年,通威光伏电池产能在80GW-100GW之间,2026年将达130GW-150GW。

  在光伏领域,电池片尺寸越大,技术含量越高。通威股份的大尺寸产能占比也在逐渐提升。目前,通威的大尺寸产能已经占到了总电池片产能的90%以上。

  通威2022年才进军组件,但配合新市场步伐,通威组件产能飙升。据悉,去年通威组件产能为14GW,预计2023年末,通威组件产能达到80GW。

  其实通威的组件步伐并不是从0开始,2013年通威收购合肥赛维后,通威股份就拥有了部分组件产能,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件技术和市场基础。

  今年上半年,通威预计出货量在10GW左右,比去年全年还要高。今年公司组件出货目标为35GW。

  2004年,欧美国家陆续出台补贴等支持政策,刺激全球光伏市场迎来爆发,大批光伏制造商赴美上市。通威股份也马不停蹄地开启了跨行光伏的转型之路。

  2013年,欧债危机、欧美“双反”接踵而至,国内市场萧条凄凉,电池片企业合肥赛维(今合肥通威)陷入停产,濒临破产。刘汉元把握时机并购合肥赛维,也因此掌握了光伏组件、电池片的关键技术。

  在光伏行业,通威是当之无愧的效率之王。“制度服从于效率”是刘汉元的破局思路。在制度上,刘汉元要求审批环节不得超过3个,决策流程要短、管理界面要少。这大幅加快了通威电池片业务的决策效率,能够针对市场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年销售额近300亿元的通威太阳能公司,库存周转能做到3天之内,周转速度却是大多数同行的10倍以上。

  2021年11月,永祥新能源二期首批高纯晶硅正品成功出炉,仅一年时间,产品品质一次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打破了“质量爬坡期”的行业规律,把通威速度发挥得淋漓尽致。

  2013年,为了让收购不久的LDK合肥工厂能够加速步入正轨,在两个月时间内,通威市场团队带着电池样品,陆陆续续拜访了遍布全国的五十家余客户NG体育官方入口,根据客户的意见和反馈,提供建议给技术和生产部门,提升改进产品。通威刚收购合肥工厂时,工厂上下仅有八十余名员工,工厂停工待产,百废待兴;通威接手一年后,工厂就达到了满产,并开始盈利。

  此外,通威于2022年进军组件领域。通威盐城组件工厂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4个月,远超行业内6个月的建设速度。组件领域扩产不到一年时间内,通威在人员、组织架构和生产基地上已经逐渐追上隆基、晶科等巨头的组件业务板块。

  截至目前,通威太阳能电池片业务已拥有员工12000余人,产能超70GW。据介绍:目前,通威太阳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电池行业产能规模最大、出货量最大、盈利最多、成本最低、开工率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六个最」企业。通威的企业管理实现了高效率经营,值得让人信任。

  回望通威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光伏产业从弱到强、高速增长前行的轨迹,而光伏技术的不断突破,造就了中国光伏的长盛不衰。通威在技术研发方面同样投入了大量资源。目前通威已建立了3个国家级光伏技术研发中心,瞄准技术前沿,自主研发行业首条“1GW 210 TNC”量产线和大尺寸先进金属化试验线,并且正在建设新型电池、组件行业主流技术中试线等。

  通威采取TOPCon和HJT双路线并行推进的策略。据通威股份2022年年报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开展下一代量产主流技术路线的中试与转化。通威目前的组件产能布局设计均兼容不同的电池和组件技术。

  作为率先进入HJT领域的领先制造商之一,通威目前HJT电池最高研发效率已达到25.67%(ISFH认证)。另外,通威自主研发“TNC”技术,目前TN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已超25.1%。通威的高效组件兼顾不同产品优势,实现全场景覆盖的广泛应用。如大型地面电站场景选择高系统优势的182-72产品;户用屋顶场景则可选择对尺寸要求有较高敏感性的182-54产品。

  迈向世界500强行列,登上企业振兴新高度。历经四十年风雨的通威又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期待通威未来再创佳绩。